随着美国宣布降息25个基点,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很多人希望美元降息能带动国内房价上涨,但实际上,这个逻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本期和大家深度聊聊:美元降息对我们楼市到底意味着什么?房价会不会因此迎来新一轮上涨?背后隐藏的逻辑和风险又有哪些?
01、美元降息:利好消息,还是“林中鸟”?
美国降息的消息一出,自然引发了不少猜测: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房贷利率也会跟着下调?
很多业界和投资者都期待,美元降息可以推动人民币汇率变动,从而带动国内降息空间,有助于缓解楼市的融资压力。
从宏观角度看,美元降息确实给我国“开辟”了降息空间。
原因很直白:
美元利率降低,资金流出美国的压力减轻,国内资本入市的动能增加,也让我们有更多的余地去调整利率政策。
但实际上,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02、为什么我们的降息步伐,还没有跟上?
回头看,2024年的降息力度还是非常有限的。
年内,五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只调了60个基点,这个调整幅度其实远远不够——尤其是相较去年的大动作。
去年五年期LPR曾调了快60个基点,存量房贷利率也进行了明显的调降。
这意味着,去年降息的节奏比较快、力度也比较大。而今年,央行显得更“克制”。
背后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美元没有降息,限制了我们的操作空间,毕竟要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二是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上半年GDP增长达到5.3%,全年目标完成压力不大。
银行的净息差也处在低位,降息的动力不足。简而言之,如果没有美元的配合,国内的降息步伐只能“打折扣”。
但如今美元开始降息,情况就变了。
市场预期九、十月份我们的LPR可能跟随调整,房贷利率很可能回落至2%。这对于买房人来说,意味着借款成本可以显著降低。
03、美元降息:房企与楼市的“救命稻草”?
美元降息的直接影响,首先对房企是个好消息。
很多房企都持有美元债,债务成本会随之下降,这减轻了它们的财务压力。而且,低利率环境下,企业融资成本也会降低,开发项目的资金链会更稳。
另外,房贷利率下降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利好:居民购房的门槛降低,买房的成本变得更便宜。理论上这是刺激需求、缓解库存的必要条件。
但“利好”未必等于“涨价”。
04、为什么房价依然难涨?关键还是供需关系
很多朋友会问:美元降息,房价会涨吗?答案其实很明显:会涨,但前提是必须有强劲的供需支撑。
目前,我们的库存压力依然很大。
据统计,全国各大城市的库存水平依然处在较高位置,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库存都没有明显改善。
单纯的降息,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库存。
即使2024年降息幅度达到了60个基点,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销售面积仍在下降,房价整体也在缓慢下行。
说明市场信心不足,购房需求没有同步增加。
此外,房价上涨还须考虑租金与月供的关系。
如果房贷利率降到2%左右,但房价没降,购房者的月供与租金差异不大,甚至租金高于月供,可能吸引一部分投机炒房者短暂停留。但这只是市场的“短期热度”,并不能支撑房价的持续上扬。
05、区域差异:大城市vs小城市
我们还要注意到,房价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在某些热点区域也出现了调整,但整体市场依旧坚挺。
而很多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则面临不同的表现。
人口不断外流,小城市的租赁市场难持久,房子出租率低,房产价值难以保值。房价的“高位运行”,多是靠区域优质资源支撑,不能作为普遍规律。
06、债务与需求:房地产的“血液”在哪里?
房地产的本质其实是债务。开发商借款建房,买房者借款购房,整个产业链都假借债务在运转。
要让房价上涨,关键还是要“借债到居民手里”。只有居民愿意杠杆,增加负债,才能转移库存、带来流动性。
但当前,居民的负债率还是居高不下。
2024年8月数据显示,居民部门贷款增量依然偏少。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3亿元,少增了近1600亿。说明居民的杠杆意愿仍然不足,消费预期也不是很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房价短期内很难出现“爆发式上涨”。
07、市场的“看点”与“陷阱”
很多人对“松绑措施”充满期待,认为房价一定会涨。这需要警惕:房价的变动,始终来自供需关系的平衡。
某些新房价格上涨,是因为得房率提高、容积率降低,带来更高的居住品质。这属于区域升级带来的价格提升,难以复制成普遍的市场行情。
而短期的热度,也只是市场的旋涡。
激发需求的政策如果没有持续推动,热度过后必然迎来调整。比如,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的补跌,就是这个逻辑。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美元降息能带来一定的“缓冲”作用,对经济和楼市有利,但要让房市真正“转暖”,还得看内部的供需关系、居民的购房意愿,以及市场的去库存速度。
目前,居民负债意愿不足,库存依然庞大,房价要走出“低迷”状态,需要时间。
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配资平台开户炒股,重庆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