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未退,秋意渐至。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酷热的暑天即将退场,凉爽的秋天正在来的路上。立秋时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在养生方面有哪些要点和禁忌?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立秋处于夏秋转换的时节,天气逐渐变凉,气候逐渐干燥,“秋燥”愈发明显,此时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立秋养生以滋阴润燥为主,同时要兼顾脾胃养护。”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说。
以饮食举例,立秋过后,首先要多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山药、莲子等。同时,立秋后“秋老虎”尚在,这时候可以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冬瓜、茯苓,避免湿气侵扰。
立秋饮食也有一些禁忌。徐嫚丽建议,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油炸食物也要尽量少吃,避免加重秋燥。
随着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脾胃功能容易减弱,因此对于冰饮、凉菜、冰镇水果等寒凉食物要减少食用,避免对脾胃功能造成损伤,导致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
除了饮食上要注重防“秋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养生防护。
徐嫚丽说,立秋过后,昼夜温差开始增大,尤其早晚较凉,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防“秋凉”。“虽然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不能盲目‘秋冻’,否则会导致寒气入侵,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特别是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者更应当多多注意。”
同时,秋燥也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因此,要适当减少洗澡次数,避免过度清洁,平时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来保持室内的空气湿度。
此外,秋季还要注重养肺。“秋燥容易伤肺,我们可通过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也可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徐嫚丽说。
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配资平台开户炒股,重庆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