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上半年GDP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内需贡献近7成,其中消费占52%,那么您认为这轮增长驱动力在哪里?国家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如何精准激活内需?
张文豪:首先今年上半年5.3%的一个增长成果是非常喜人的。从内在的细分上面来看,主要是高技术制造业来引领了这样的一个增长。其次消费的贡献比例也是不小的,达到了52.3%的一个消费比例,还有包括我们外需的韧性也很强,毕竟上半年4月份有一个关税问题、贸易问题,那么即便在这样一个贸易问题影响之下,还能维持这样的一个韧性,其实也是说明了现在中国它正是全球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也就是说整体韧性增长是有保障的。下半年5%的一个增长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如果需要更强势或者说增长的幅度可以更快,
一方面“反内卷”政策是要持续的。超长期国债对于一些重点,比方说基建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形成源源不断的一个资金流的支持和供给。
第二个房地产市场,上半年还是在一个比较疲弱的阶段,下半年如果说房地产市场端口有所发力,也将能为我们整个25年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一层保障。
主持人:投资者更关心实操内需发力,但外部环境波动下半年该怎么布局,哪些领域机会是比较大的?
张文豪:国家有较强的动机来“自上而下”的进行“反内卷”,可以关注受益于“反内卷”催化且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的新能源、建材和传统周期类品种。第三个则是受益于金融改革开放,那么就要关注政策持续支持的方向:2025年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政策基调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加大科创融资支持。那么此次监管部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货币政策重视参与到全球货币金融体制的管理当中,政策资本市场政策重视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资支持,那么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
那么我们就可以持续关注到政策支持的方向:1)国产科技创新(AI科技/高端制造等);2)产业创新发展(新消费/医药生物等);3)受益于离岸金融政策支持的优质出海企业。
主持人:盛来运副局长还强调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当前民间投资整体是仍然是微降0.6%,说明信心恢复仍然需要加力,要实质性的提振民企信心,您觉得有哪些实招?
张文豪:我们认为新法律的颁布表明了态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第二个就是监管的周期拐点,2021年末触顶以来,指标隐含的监管收紧强度已经是显著放松了,目前正在处在过去5年的最宽松水平。第三个就是重大项目的准入机制。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些民间资本的一些投资,从法律层面出现新的一些条款给到民间资本信心。我们的一些监管开始放松了,允许他们自由的发展,有些创新、有一些新的尝试,那么这其实是为我们之后的民间资本的一些投资领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温床。至于一些细节,就要讲到今年上半年最亮眼的一条主线了——deepseek的这样一条主线,这也是展现了我们中国目前的制造水平,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开始转变的过程。所以说要贴合这样一个市场,关注新的AI模型,或者说其他的技术革新,做好一个及时的跟随,
主持人: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速是显著高于工业整体水平的,三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增幅更是超过35%,那是不是可以说明中国工业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已经进入了加速期,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呢?
张文豪:从上半年的表现上面来看,我们工业新质生产力确实进入了全面的一个加速期,装备制造业的增长是10.2%,高技术制造业是9.5%,这样的一个增速它不仅是一个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跃升。那么前面我们讲到核心驱动力,核心驱动力是呈现了一个四轮驱动的特征,也就是从四个角度一起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加速。
一个是科技创新的突破,比方说今年年初以来科技大事特别多,从前面讲到的deepseek,还有政策的精准发力。前面强调到,从去年的四五月份开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到今年“反内卷”方向,大家知道能源它其实也是“反内卷”方向的一个细分,包括我们这两天为什么多晶硅走势比较强的,是因为提出了光伏不能再粗放生产,要有一个细致提升。能源的储存效率是不是也是政策端的一个精准发力,还有市场需求的一个升级以及产业链的重构。比方说2023年全球出现了人工智能浪潮,但当时是以海外的英伟达产业链为主的,人工智能端涨幅比较好的都是 CPU方向,都是为英伟达生产一些零部件的生产服务器当中的一些零件的,海外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那么相对应国产的一些科创产业链,也会在接下来被市场不断的细挖。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配资平台开户炒股,重庆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